项目概要
-
技术产品介绍
本项目基于对具有主动诱导成骨活性的硅酸盐生物活性陶瓷的丰厚研究基础,结合先进的3D打印技术,成功制备出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可控精细孔道结构、能够主动促进成骨的新型3D打印生物活性陶瓷人工骨,并取得了丰厚的创新成果。本项目已发表SCI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项目总体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目前,本项目成果已与国内多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签订产品合作开发协议,将有望实现显著的经济效益并极大提升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在骨科植入物市场的地位,并产生价高的社会效益。 -
应用场景
人工骨产品市场 -
技术优势
1、相对传统的多孔人工骨制造技术与磷酸钙陶瓷基底材料,本项目采用先进的3D打印技术,结合具有主动促进成骨活性的硅酸盐生物活性陶瓷材料,从人工骨复杂的孔结构(支架的孔大小、孔形状、孔取向以及孔隙率和连通性;不同孔形貌组合的大孔图案化结构等)和基底材料组成同时入手,从本质上提升多孔人工骨的促进骨再生能力,具有明显的新颖性和创新性。
2、同时,通过对3D打印硅酸盐生物活性陶瓷人工骨的表面或内部结构进一步进行合理设计,实现了针对特殊临床应用(如骨肿瘤骨缺损和关节软骨-软骨下骨等)的有效修复,从而进一步突破了传统磷酸钙生物陶瓷人工骨在临床应用上的局限,具有明显的创新性。
-
市场前景
近10年来,全世界对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品的需求量一直保持着20%左右的增长速度,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骨修复材料需求量的增长速度更为明显。据统计,我国骨缺损的病例为300万例/年,对骨修复材料的需求是200万例/年,目前的实际用量为50万例/年,因此存在巨大的市场缺口。在中国市场,目前骨修复产品的价格为每单元2000元人民币左右,每年有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且年增长率不低于20%。基于上述市场现状,可以预期本项目具有极好的市场前景。
本项目的大量前期研究已经证实,相比于目前市面上传统的磷酸钙生物陶瓷类人工骨,3D打印生物活性陶瓷人工骨在具有更加合理的孔道结构的同时,力学强度与成骨活性提高100%以上;并且可通过进一步的设计加载传统生物陶瓷人工骨所不具备的其他特殊临床功能(如杀灭肿瘤、修复软骨等)。在性能上具有极为显著的提高。
-
加分项
1. 本项目已发表SCI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
2. 基于本项目成果,国内已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与本项目单位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合作开发用骨缺损修复的新型3D打印生物活性陶瓷人工骨产品。
3. 本项目组与国内多家大型临床医院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项目产品化过程中本项目组将作为重要枢纽,将企业与临床医院有效链接,从而建立起本项目组(科研单位)-企业-临床医院的有机结合。
用户评论(0)
登录后参与评论